JCCAC藝術節2019【在地】
「貼地」感受本土藝術文化
在地陶藝節 x 手作市集 x 近20場免費工作坊/示範/導賞
(香港,2019 年 11 月 28 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萬物皆由泥土孕育而生,所在地的環境卻造就獨特的人與文化。何地有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JCCAC藝術節2019】以「在地」為主題,從不同角度和媒介探討香港現今的「人」、「地」、「物」與「城鄉」之間的關係。藉著藝術創作連繫不同社區,以藝術進駐、走進在地的方式,重新發掘本土文化與鄉郊風貌,了解彼此對城鄉的想法與期望。
【JCCAC藝術節2019︰在地】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以標誌性的手作市集揭開序幕。當中的重點活動為由知名陶藝家張煒詩策展的主題展覽【在地陶藝節】,其中「在地當代陶藝展」將展出10位本地陶藝家的作品,探究陶泥物料與大自然之間的密扣關係,以及思考由陶泥創造的作品如何可以貼切描述和反映人與大自然、人與人民文化之間的關;而「尋田.探土——荔枝窩藝術計劃展覽」則展示14組不同界別的藝術家透過觀察村內的「人、地、物」,尋探荔枝窩村的歷史、文化演變及客家一脈的堅毅精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行政總裁侯婥琪表示︰「JCCAC致力透過不同的空間,如藝術工作室及展覽場地,積極推動香港的藝文發展。深明可持續發展與年青人材對社會的重要性,我們特別著意培育有潛質而剛起步的新晉藝術家,讓他們與周遭社區能有更多的互動,本土藝術的苗子因而茁壯成長,形成有機的藝術創作氛圍。」
參展藝術家鄭明輝表示:「生存離不開土地,地是建設及發展的基礎,同時也帶來限制、矛盾,甚至壓抑,而來自大地的陶土自然成為描繪大自然的良好素材。」駐村陶藝家區灝藍以陶瓷裝置展現天空中呈現的「空」是圓,是能量,是旋律,亦是能改變一切的起源。JCCAC藝術家曾章成的《清醒夢系列二——夢境》則以獨特的鋪排將人與大自然融合,邀請觀眾以自身的經歷與理解方式去解讀作品。
以陶會友,JCCAC藝術節2019其間亦有多位駐村陶藝家開放工作室及舉辦展覽,引「人」入室,讓公眾「零距離」分享陶瓷藝術,訪邀公眾到走訪逾15位駐村陶藝家的工作室,開門見山與他們對話交流。
回應「在地」主題,多個駐村藝術家及藝術團體亦策劃多個展覽,於中心各樓層的公共空間展示,題材觸及日常生活、人倫關係和社會狀況,以至現代園林和城市空間的變奏。在「溫室計劃 — 綠室」中,藝術家許開嬌和陳洛鈞嘗試以溫室裝置場景及易碎的陶瓷去描述香港現今處境。瑪朱森林和Cho Chan則活用藍染和繩結,在地上建構了一個「後樂園」。
週末藝文節目不但饒富趣味更每週不同,在在讓大家「貼地」感受本土藝術和文化。精彩免費活動包括藝術示範、工作坊、現場音樂表演、藝術表演、露天電影會、分享會、講座等。内容包羅萬有,涵蓋攝影、雕塑、陶瓷、編織、音樂、繪畫、電影等不同藝術範疇。歡迎公眾踴躍參與,體現JCCAC的藝術氛圍。如果想進一步了解JCCAC,並親身接觸更多藝術家及認識他們的作品,逢週六舉辦的公眾導賞團是重點推介之一。
關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於2008年開幕的JCCAC,以自負盈虧及非牟利的模式運作,是一所多元化及對外開放的藝術村兼藝術中心,提供一個給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工作,讓公眾可近距離接觸藝術的環境。作為藝術村,JCCAC是近140個各類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運作基地,當中以視覺藝術為主,也有表演藝術和其他應用藝術。作為藝術中心,JCCAC內有茶藝館、咖啡室、創意工藝店等,另有特色小型展覽分佈各樓層空間,以及正規場地「賽馬會黑盒劇場」和兩層「藝廊」展覽廳。作為香港浸會大學的附屬機構,JCCAC成立目的為提供文化藝術創作空間(藝術工作室和展示場地),以協助培育創意人才和推廣藝術文化,為支持香港的藝術發展出一分力。
關於【在地陶藝節】策展人
張煒詩生於香港,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藝術學位(主修陶瓷)、英國新特蘭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玻璃)及倫敦密德蕯斯大學碩士學位(藝術)。作品為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台灣鶯歌陶瓷博物館所收藏。
張氏多年來致力陶瓷創作,以其藝術關注「平衡關係」的重要性﹔並通過藝術創作和教育,將理念延續至下一代。現任職香港藝術學院(隸屬香港藝術中心)講師及學術拓展統籌,亦為Unit Gallery創辦人,荔枝窩藝術計劃「尋田. 探土」、研究計劃「香港本土陶瓷藝術發展新面向」之發起人。曾出版個人作品集「存在不存在」。
~完~
傳媒垂詢,請聯絡: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項目主任 陳小姐(電話: 2319 2173/電郵: natashachan@hkbu.edu.hk)
下載新聞稿:下載 Press Release - JCCAC Festival 2019 (Ch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