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心言】牽一線 ‧ 洞人生 / 丘藝藍
Left
Right

(2019年7月)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曾說:「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是無法串聯起來的,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它們的關聯。」把點滴串連的是線,而藝術家丘藝藍(L8-08)就憑著「一線」尋找自己的方向。

 

丘氏曾修讀平面設計,繪畫及版畫是其「老本行」,近年醉心陶瓷,她創作中所映照的人倫關係,就像是一根無形的線。這根線如何開始、如何終結、交善或交惡,就看雙方選擇怎樣連繫。雖然丘藝藍說她有三千煩惱絲(並由此啟發插畫人物三千根子的創作),但她總是能以最簡單的線條表達心中所想。

 

J:JCCAC
Y:丘藝藍

 

J:你是怎樣成為藝術家的?設計與藝術的關係是
Y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藝術家,我只是從小就喜歡繪畫,在浩瀚的藝術世界,我還未「嗅米氣」。一開始讀設計是為了謀生,當初也沒有想要向藝術界發展 。後來在職場遇上了一位讀藝術,卻做設計的老闆,因而發現藝術與設計的關係其實非常密切,都注重美感。其後因為全職工作太累了,想要回去讀書,便順理成章選擇讀藝術。


在修讀香港藝術學院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課程時,我雖然是主修繪畫,但也有機會接觸陶瓷及版畫等媒介。版畫的做法及想法其實有一點像平面設計。畢業後有幸獲邀參與香港版畫工作室的駐留計劃,於是便慢慢走向藝術領域。

J:對你來說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甚麼?靈感來自哪裡?
Y:創作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誠實,遵循你的感覺,而不是市場反應或大眾喜好,這樣作品才會是你的。

 

我是一個比較感性及敏感的人。我感興趣的主題主要圍繞人,例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心靈與肉體的關係。其實很多東西是慢慢累積下來的,到你現在回頭看,才驚覺它們的連繫和影響。近來我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跟紫砂茶壺大師黃美莉老師學習陶瓷,這喚起了從前在香港藝術學院求學時陶藝家黃覺新給我的教導,也許種子在那時候已悄悄埋下。物以類聚,靈感亦然。

 

J:版畫、陶瓷及繪畫,哪一種創作形式讓你最喜歡?
Y:目前我最喜歡的是陶瓷,因為它能令你更深入了解自己。你給它多少,它會直接呈現,有點像與自己的身體溝通,讓你會知道自己哪裡不足。陶瓷的可能性很多,既可以是平面又可以是立體;組合性亦很大,能包容不同的物料。

J:你的作品涉獵多種風格與媒介,但「主體」都是這個簡單卻有著自己特色的人形形象,為甚麼會有此選擇?
Y:我認為我會畫及製作這些簡單的人形是因為覺得人本身太複雜,心理投射下,想要把人簡單化。又其實可能只是我懶惰而已(笑)。

J:你參與過的展覽及藝術項目之中哪一個讓你印象最深刻,可以與我們分享嗎?未來有沒有新的計劃?
Y:香港版畫工作室的駐留計劃促成了我的首次個人展覽「一線」,是我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里程埤或分水嶺。而後來接連的機會,包括能來到JCCAC,也是靠它的「牽引」。

 

展覽以線性的物料來貫穿,例如:版畫的絲網印刷、以鐵線製成的球體作品。而「線」也成了展覽的大主題,想要表達人與人之間無形的牽絆。一根線就如一段關係,有很多不同的狀態——打結(糾纏不清)、斷線(不相往來)、交線(相交),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選擇。


未來想舉辦另一個展覽(暫定在七或八月),作為「一線」的延續,但需要一些突破。因此,我沉澱了一段時間去發掘各種可能,亦嘗試了很多不同的創作方法,包括陶瓷、繪畫及混合媒介。我暫時比較滿意的一件作品是以鐵鏽印在紗布上而製成的,此作品記錄早前母親大病一場時為我帶來的一些感受及體會,原來除了身體的病要醫好,心裡的病也要照顧好。創作讓我重新審視病人與身邊的人的觀點,以及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J:由火炭的工作室到JCCAC,兩邊的藝術氛圍給你的感覺有沒有甚麼不同?又是甚麼驅使你繼續藝術創作?
Y:相比起火炭,JCCAC 給我的「警惕性」高一點,會感覺要有所作為,才能對自己及這個地方有所交代。這可能是因為來這裡的機會更難得,與在火炭的條件並不一樣,我也不想白白浪費這空間。坦白說我不是一個能因興趣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藝術的人。藝術之路很漫長,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才能遠征,因此我很慶幸能在這裡成立工作室,讓我有更大的原動力繼續創作。此外,我亦感激多年來遇上的各位老師,例如教我素描的侯紹政老師讓我學習放下;中學老師又讓我領會到在面對附加數的複雜難題時,理解解難的過程比直接得到答案重要。我在不同的老師身上除了獲得豐富的知識,亦學會待人接物等處世之道,畢生受用。

 

 

下載《JCCAC節目表》2019年7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