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心言】古琴新調 / 蔡昌壽
Left
Right

JCCAC 編輯

 

「何為文化傳承?」這可說是在日趨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中,一個尤其重要的保育議題。駐JCCAC蔡福記中西樂器製造廠(L5-06)的蔡昌壽師父,似乎以他的古琴藝術,對此提問作了一個實在的回應。

 

現年85歲的蔡師父在少年時繼承了製造樂器的祖傳衣缽,開展其傳承古琴藝術的終生事業。當工廠的木工機器日以萬計地生產樂器時,他以傳統手藝慢工細活地雕塑每一部古琴;當此古老樂器消失於主流文藝界的舞台時,他在課堂中將造琴術重新紮根於新一代中;當為年輕一輩示範各個製作古琴的步驟時,他跟隨時代的步伐以新的傳播方式展示及為此樂器作傳承。

 

默默耕耘大半生,蔡師父今年五月以古琴項目,榮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殊榮。適逢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太平紳士到訪工作室恭賀他,蔡師父和門生們把他們在古琴路上的心得與點滴娓娓道來。

 

 

古老智慧的迴響

古琴為一種七弦樂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具超過3000年的歷史。古琴的設計與技藝均蘊含著中國千年的傳統智慧。它的琴身由兩塊木板所組成,其中的一面帶有方的邊角,而另一面的是圓的,兩個面的結合象徵著「陰陽」的概念,映照著中國傳統哲學的底蘊。在2003年,中國古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其文化價值可說是無可置疑。

 

此門藝術分為「琴」、「譜」、「斲」(粵音「啄」)三個部分。「琴」解作彈琴的技法,例如是「勾弦」與「滑弦」的指法。藉此琴者通過琴身上的弦線及13個稱為「徽」的發音點,奏出不同音調、長短及響亮度的音律。「譜」是對樂譜的演繹,而「斲」意指削切及雕塑琴身的造琴手藝。一般古琴學生必須先懂「琴」與「譜」,才能學習「斲」的技藝。所以在蔡師傅門下的學生都精通古琴演奏。

 

延續傳統的巧手

蔡師父家裡自祖父一代在汕頭市經營蔡福記中西樂器製造廠,製造及銷售各類樂器。1935年隨家人移居香港,蔡福記亦搬到香港開業,蔡師父就在此地成長,並向古琴大師徐文鏡拜師,學習傳統浙派斲琴技術。到他接管祖業時,便將古琴製作發展成蔡福記的特色。後來有知音者慕名向他拜師,他便開始設班授徒,將斲琴藝術傳授給下一代。迄今為止,蔡師父約有50位來自本地、內地與澳門的學徒。他更與門生共同成立「蔡昌壽斲琴學會」,為古琴藝術作各種保育工作。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蔡師父與其門生一直以他們的巧手,傳承斲琴的技藝。他們對每一個工序──包括收集及挑選木材、雕琢與打磨琴身、測驗音質與塗保護漆等──均一絲不苟,以確保製作出的古琴均具理想的外型與音色。每部琴的製作平均需花上200小時。蔡師父至今已造了超過250部琴,其收藏家眾多,當中包括已故國學家饒宗頤。在古琴藝術日漸式微的20世紀中,蔡師父及其學生的保育工作可說是相當關鍵。

 

彈奏新一代的調子

雖然斲琴是一門嚴謹的古老藝術,但蔡師父與其門生與時並進,致力在製作及推廣工作中加入新元素,加強此傳統樂器與當代語境的連繫。在製作方面,他們常在本地或鄰近城市地區,如元朗、深圳及中山市,採集木材。當有舊房子被拆卸,他們會特意前往工地收集建築物的主木樑作造琴物料。這些木材不少經歷了上百年的歲月,讓古琴盛載了一層見證現代城市發展的歷史價值。此外,有時候他們也會使用現代化的尼龍弦線,取代傳統的絲線,予以古琴不同質感的音色。

 

在推廣方面,於今天媒體影像盛行的環境中,蔡師父的學生在過去兩年以錄像將他製琴的過程記錄了下來。他們希望在完成編輯後,能把影片開放予公眾觀看,讓都市人以慣常及便捷的方式接觸斲琴藝術。另外,本港現今的教育制度鼓勵多元化學習,團隊計劃與各校教師合作,為他們提供影音教材,將斲琴藝術帶給課室中的新生代。

 

「文化傳承」或許就如一位對傳統心存尊敬的樂師,儘管他不能即時得到掌聲,但仍鍥而不捨地彈奏著前人傳下來的寶貴曲目,並努力嘗試以新的演繹引發時代的共鳴,讓古老樂韻能在新世代的調子裡綿綿不斷地延續下去。

 

下載《JCCAC節目表》2018年7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