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月時走進L2-10單位「光影作坊」看《捉不到的》蕭偉恒個人展,見到一個把相片變成動態畫面的裝置。問他是個攝影作品,還是裝置藝術?蕭偉恒說:「或許兩樣都不是。我只是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表達想說的。」
蕭偉恒中學時夢想做攝影記者,用菲林相機參加過不少業餘比賽,靠每次贏得的一千幾百元獎金幫補購置器材、菲林和沖晒費。那個時期他比較注重技巧,到後來升讀香港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學院,對攝影藝術認識更多,慢慢了解攝影其實是一門哲學:「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其實要把攝影技巧暫時忘記。」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他再到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碩士。
對於你我,攝影就是把眼前當下而真實的東西拍下來,把時間在平面凝固、保存和分享;攝影捕捉最真實的一刻,是最真實的藝術媒體 。蕭偉恒卻說:「但甚麼是真實?真實亦有不同角度;我看到的真實和你所看到的,總會有分別。」他創作靈感源自生活中所見、所接觸而令他感動的東西,平日不帶相機:「對選定的題材搜集資料、研究和思考,於我才是創作中最重要的。構思好之後,攝影只是最後把作品呈現的媒介。」他的作品嘗試用不同的角度 — 例 如歷史、地理環境、空氣污染等,去探索香港這地方。他的作品《路邊‧草》,拍攝香港各處公路旁乾枯染塵半死不活的植物樣本來回應當年的比賽題目「空氣」,並成功奪得「WYNG大師攝影獎2013」。
蕭偉恒現時一面在大學裡教攝影,一面繼續自己進行藝術創作。他的藝術作品很多時拍攝景物、靜物,但其實說的是人文和他對香港的感情和關愛。因此他亦有參與一些社區藝術計劃,例如早前支持「撐.基層墟市聯盟 」的香港墟市節,藉此倡議政策,發展推動基層市民謀生空間。他有份以寫實攝影記錄香港墟市文化的展覽,將於7月10至23日在JCCAC L2平台展出。
下載《JCCAC節目表》2015年7月號,按此
更多【藝述心言】文章,按此